2015年11月22日 星期日

[京都篇] 求職(2):工係要去邊度搵o既?

上次提到麻煩的履歷書,其實是跳步了,因為找工作的第一步先是找招聘廣告~

在日本要找工作主要有幾個途徑:

(1) 在車站或便利店門口拿招聘雜誌,那種拿回去拿著紅筆好像在買馬一樣的打圈圈的雜誌:問題是看到眼殘,而且要空接打電話去應徵,電話不能的人基本上要skip這方法。不過有些會附送B5 size的履歷書,不無小補(如果何學歷不像我那麼多的話應該是ok的)

(2) 這些招聘雜誌其實都有網上版,能上網的話就別拿實體書了(我拿了兩本結果看了一半就想吐):網頁版有filter可以用十分方便,不用看到眼殘又可以每天都看一遍有沒有新的工作,而且大部份登記後都會瘋狂轟炸你的email,不怕沒工只怕你不想找。還有就是網上版只需要按個掣便可以應徵(雖然之後還是會有人給你打電話)。問題是這些網頁很多工作都是重覆的,就是同一個職位有幾家派遣公司都一起刊登,而且即使滿人了也不會拿下來,到頭來實缺其實不多。另外就是多為派遣工作的問題,下文再述

(3) 派遣公司的官網也有不少工作,有些派遣公司是很專門只介紹某種類型的工作,例如大學裏的文書工作、與學術有關的工作、百貨公司員工等:問題是並非所有派遣公司也會受working holiday visa玩,而且有法律限制,下文再述

(4) 公司網頁中「求人情報」一欄:極度心儀某連鎖經營公司的話可以多上官網,看到有空缺再打電話應徵

(5) 路過街邊看到招聘廣告:手機拍下來再打電話吧,不然亦可以試試直接當面說要應募~不過應該也是之後再約時間面試吧

(6) facebook中有不少社團都會有公司或中介發放招聘廣告:我看到的主要都是台灣人的社團和群組,當然香港人申請進群也不會被拒絕。這些社團的招聘大多集中在飲食業,由於多是由台灣人的part time幫店主招人,所以對外國人的拒絕程度應該是最低的

(7) 有些類似NGO的組織如國際交流協會等會有協助留學生及外國人找工作的服務:這些機構多數會有會講中文或英文的職員或義工在,應該會比較好溝通

(8) 日本版勞工處Hellowork:貌似這是最直接的方法,而且是政府機構招人的工作選擇也多。我是還沒有去Hellowork過,看網上的分享好像說Hellowork的工作日語程度比較高(至少到現場也要能夠跟Hellowork職員溝通吧)

(9) 朋友介紹:首先你要有朋友~

(10) 詭異的工作飛進你的人生中:……

到目前為止我有拿過招聘雜誌,主要的是靠網上應徵。街邊有看過有興趣的part time可是最後沒有打電話過去(我真的好怕講電話,面對面還可以看口形猜對方在說什麼,電話真是十萬個orz)。

即使在網上的求職網站看到心儀的工作,還要記著日本的招聘方法遠比香港複雜。

眾所周知,日本的聘用條件主要分成正社員和契約社員,前者福利薪金都要比後者好。即使不是要找長工只是要找兼職,「兼職」本身也有分成是公司直接聘用還是透過派遣公司找人。若工作指明是「アルバイト」的話,只要對方願意聘用你就好,聘用期無論是以月算還是只有數天,也是ok的。若不是「アルバイト」而是派遣工,就要看是哪個種類了。

派遣工作其實就是外判,由需要用人的公司找派遣公司,再由派遣公司找人。當中派遣公司食了多少差價你是不會知道的,而且有些派遣公司要收司介紹費用。即使是派遣公司找人,聘用方式還是有分別:

「派遣」:就是派遣,不用想了,你的薪金是由派遣公司發的。最重要的是,若那工作的時期不足31天(30天或以下),這類的「日僱派遣」可以省下應徵的時間了,因為日本法例上是有限制只有哪4類人可以受聘:60歲以上、日校學生、正職年入500萬yen以上、非家庭中主要收入來源而家庭年入500萬yen以上。對於working holiday的人而言,哪一項也不會中

「介紹預定派遣」:雖然是派遣工,可是派遣期過後是有機會轉成聘用公司的社員

日僱派遣工作被拒絕是第一份網上應徵的工作,在大學裏檢查申請文件,可是只是30天的工作,我又完全不符合資格就完結了。後來有變聰明了找三個月的派遣工(大學文書工作),可是派遣公司打電話來問我簽證的種類,一聽到簽證期限只有一年便say no。再後來變更聰明,只看標示為「アルバイト」(契約社員的part time)的工作,成功約了三天後面試。當然在電話中對方有問我的簽證問題,不過聽到申請便可以轉成working visa後,沒有拒絕我就是了。當然我是先預計有99%機會不會成功~再來就是找公司直接招聘的工作,就是上一篇寄履歷書應徵那一份。

還有就是上文的(10)……工作詭異的自動出現在你的人生中,這就是我這三天在做的full day part time……故事很長,好像還有後著的樣子,等真的完結之後再說吧哈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