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大家和連我自己在內也以為這次確定要回歸香港之時,突然又出現了轉捩點—我在名古屋找到了新工作,所以要準備離開生活了三年多的關西範圍,移動至中部了。
途中連一些很不常聯絡的友人們也會突然whatsapp或facebook messenger傳訊息勸我不要回香港之類的,你們的好意我是完全收到的,在這邊跟大家說聲謝謝。
另外就是其實我也不是完全沒有去找工作的,但心態就是「有就有,沒有就回香港」,所以也不算很積極的去找,只是突然有看到有興趣的、或是跟香港有一些關係的才有去應酬,像是之前有在facebook看到一家香港貿易公司大阪辦公室的招聘廣告,我也是有寄履歷書過去應徵的,只是完全沒有回音罷了。
就在我三月底裸辭後就已經開始準備收拾東西跟在網上開始賤賣一些長期放在那邊完全沒有在用的東西,例如那張最後只是用來放包包的IKEA搖搖椅、同樣是用來放雜物的無印懶人沙發、放在街上日曬雨淋了整年的自行車等。
而就在此時,竟然在indeed上看到一則很有趣的招聘廣告:廣東話跟日本的翻譯。這邊先要解釋一下日文中「通訳」跟「翻訳」的分別:前者主要指的是口語的翻譯,也就是即時傳譯;後者主要指的是文字的翻譯。當然若那個招聘廣告用的是「通訳」就很容易理解,可是他用的是「翻訳」,我就覺得很好奇了,所以這公司要的是文字上的廣東話跟日文的翻譯嗎?
反正應徵也只是按幾下滑鼠而已,若對方有找我去面試的話就可以知道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沒有多想就網上應徵了。就之後第二天幾通電郵後,對方問我可否到名古屋面試後就定了面試的日期。
原來這家公司原本負責翻譯香港客戶的文件的廣州人因為嫁人所以辭職了,就找了幾個中國人來翻那些東西,結果對方不滿意所以就暫時中止了合作。說到這裏就明白了,原來是語感和用字的問題,所以其實並不是什麼廣東話和日文之間的翻譯,而是香港式中文和日文之間的翻譯。
接下來談的是薪金。當然在招聘廣告中已經知道是算時薪的了,說真的在經歷了這一年下班後line一直在響和電話會一直響的時光後,「下班就是下班,休假是休假」的難能可貴我實在是太清楚了。月薪和正社員與否基本上我也不太在乎,反正從來沒想過要在日本過世。可是對方一開始給我開的時薪實在是太低了(比當年在大丸還要低),我想給我面試的部長大概沒想到來應徵的外國人竟然會坐下來跟他來計算生活開支吧?最後他就屈服了加了那麼個每小時100日元,條件是他不會給交通費,所以找房子就找可以徒步上班的範圍。基本上我也沒有什麼很堅持一定要住在名古屋站附近,想到可以睡晚一點我更高興,所以就這樣雙方也達成了共識。
最後就是入職日期。由於原本我已經打算回香港前要去東北完成我的名城巡遊,也已經定好了7月初要join另外幾位朋友去東北和爬富士山;加上又要遠距離搬家,原本是想7月中才入職的。可是對方堅持7月1日就要入職,最後變成了6月中入職,之後7月1日起休假兩個星期再上班。說真的我算時薪,休假的話虧本的只是我吧 XD
就這樣,突然又再滯留在日本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