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自網上圖片)
後來軍艦島正式對外開放,但上島還是要跟著導賞團的。而剛好2015年,軍艦島連同其餘八個地點組成了「明治日本之產業革命遺產」,絪綁式成為了世界文化遺產。(話說日本也越來越多這種絪綁式申遺,貌似下一堆是長崎及日本基督教建築)
軍艦島,原名是端島,早在幕末19世紀初已經發現有煤礦,可是當時並沒有大規模的開採。直到1890年,三菱以10萬yen將島購入,便一直大規模開發直到1974年閉島。由於島上越來越多員工以及其家屬居住,島上不斷興建建築物,而且是完整城鎮的規模,不單有宿舍,亦有學校、醫院、社區設施,以及神社。有說軍艦島上的人口密度比當時的東京還要高。
當然在二戰時期日本是有從韓國以及中國強徵勞工到島上勞動,這一點日本也不得不承認。在申遺的過程中韓國及中國有對日本不承認強徵勞工的歷史而提出抗議。而日方為了申遺成功,有報導指「最終在日本承認二戰時強徵勞工、同意設立「資料中心」紀念受害者並讓外界參觀認識歷史,並須在2017年向UNESCO作進度報告,南韓才同意讓全數23個設施列入世遺名冊中。」但後來亦有指日本在申遺成功後反口。無論如何,申遺即申成功了,歷史也不是你說不認就沒事發生過的。
機會難逢,當然想去看一看。還好早在7月份時已經上網看資料,當時還不知道原來這星期是日本的5連休,才剛開始給預約,已經差點爆滿了。
早上到集合點報到付錢後,便得到了一個pass。其實有三數間船公司有辦導賞團的,這只是其中一間,價錢也差不太遠。
坐了約30分鐘的船,便看到了軍艦島,大部份相片都是從這個方向拍過去的。
補一張從網上找到的一張鳥瞰圖,攝於2008年。從導賞員那邊聽到說軍艦島其實不斷的在變化,不單是建築物的自然倒塌,更多的是因為天災,例如颱風。他舉例說7月時的颱風把其中一部份的牆壁吹倒了,因此很可能那一天建築物便會完全消失。
登島後能走的部份其實只有很短的一小截,我覺得有點太少可以看了。
這是登島後第一座看到的建築物,根據解說這是當時島上的學校。下面幾層是小學,上面是中學,而右手邊打直的天台是幼兒園。
走到見學通道的盡頭便會看到這一座最有名的建築物。正面的這一座是全日本最早興建的石屎建築物,建於1916年,是用作員工宿舍。旁邊的是社區活動的集中地,裏面有戲院、大型社區會堂等。
根據導賞員說,在軍艦島上的居民逐步撤離時,最後留在島上的學童有繪畫了不少島上風景的畫作,現在還是被保留下來的。
回程時船上遊覽了長崎另一個世遺之列的地方:三菱長崎造船廠。這個造船廠到現在還是運作中的,第二張圖可以看到有正在製造中的大船。而這個造船廠便是製造二戰時期「武藏號」的地方。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